「阿撞到人是不會說對不起喔」
昨天發生了讓我大爆炸的事情,崩潰到在路上跟人家吵架
很久沒有這種對陌生人理智線斷掉的瞬間
到底育兒友善是什麼啊?到底是什麼呢
每週會有一天,接姊姊下課後,我要帶著兩個孩子去陪我上運動課
總之昨天因為某些因素,走了一條沒有走過的路線
但我發現這條路看起來雖然快、不用搭車就會到,但是高低起伏又人行道又窄,總之就是異常的難走
如果我只帶著妹妹、或只帶著姊姊可能不成問題
但在一打二我必須一手牽姊姊一手推妹妹還要不斷注意來車的狀況下,整個路況造成我很緊張跟困擾
在一手推娃娃車一手牽小孩
走過了橋邊、凹凸不平的人行道、車輛非常快速的馬路…一連串非常難走的路之後
還在過紅綠燈時差點被很著急的摩托車撞到
(但我是綠燈而且在斑馬線上…到底這些機車急什麼我好想哭)
好不容易走到比較寬敞的騎樓人行道上,有種終於得救了的感覺
結果因為回頭注意姊姊的安全,推車距離沒抓好,撞到前面一位阿北的腳
當下道歉但對方沒聽到,然後他就轉過身來瞪我,並且相當不客氣的對我說
「阿撞到人是不會說對不起哦」
說真的,也許當下再道一次歉就沒事了
息事寧人啊、不要跟他計較啊、趕快走就沒事啊…
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沒辦法
想到剛剛走在斑馬線上還差點被機車撞,想到剛剛就是這個阿北走得有夠慢卡在我前面
想到我明明已經說了對不起,想到他瞪我的那個很輕蔑的臉......
結果我的理智線直接斷掉
直直的站住正正看著阿北的臉,大聲的清楚的說出來
「阿北對不起哦!撞到你我真的很抱歉!剛剛我在馬路上差點被車撞,而且我剛剛已經跟你說對不起了,但我真的很抱歉撞到你哦!對不起哦!」
然後阿北竟然用一種 這個年輕人很荒謬欸 的語氣回我
「喔這樣就生氣了喔,不要生氣啊,我耳朵不好啊」
瞬間我整個爆氣到不行,氣到已經沒辦法講話
然後往前走的時候還聽到他繼續不爽的碎念「啊這樣就要生氣喔」
我氣到回家後還是好生氣
洗澡的時候在思考到底我為什麼這麼生氣
為什麼會現場爆炸
為什麼這件事這麼影響我的心情
明明只是一個路人、明明就是一件小事
其實就算他態度不好,我再道一次歉事情就結束了
結果情緒反應這麼大,講起來說不定還有些人會覺得我沒風度
自己不小心碰到別人還要惱羞生氣
但我發現除了憤怒,其實心裡有很多的部份是委屈吧
一個人帶兩個小孩本來就很多要注意的
昨天路不好走、車又多又快,我很緊繃擔心他們的安全
選了一條不好走的路,就算路況再差我沒有抱怨,因為是我自己選這條路走,知道路況不好下次不要走這邊就好
人行道很窄、走到一半推車卡住、還要小心讓姊姊不要被騎上來的腳踏車撞到,我也不抱怨,而且騎腳踏車的人也放慢速度了
過馬路差點被機車撞到,我也算了,台灣嘛不意外,也不是第一次,最後沒事就好
一打二走在路上,沒有人來幫我,我不會覺得怎麼樣,帶小孩出門本來就是我自己的事
但是一個好手好腳的人不小心被我的娃娃車撞到,這件事到底多麼罪大惡極
讓他一定要轉頭用這麼不客氣的方式,表達他的不滿
出了錯碰撞到人我很抱歉,但一個慢慢走的媽媽推著娃娃車是能撞多大力
也許這個北北真的耳朵不好、真的沒聽到我道歉
但轉頭看到我帶著兩個孩子,一點同情心或體諒都沒有
還是這麼不客氣的對我說話,還是要刁難我
我真的覺得很委屈
真的想問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人
你不幫忙沒關係、為什麼要落井下石
有幾次我一個人要扛一大堆東西收推車抱小孩的時候
剛好路過的路人,可能是鄰居、可能是上班族、可能是長輩...
他們會特別走過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忙
其實我也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讓他幫忙,所以只好跟他們說不用了謝謝
即便他沒有實質的幫忙到我,但我覺得很溫暖,我心懷感謝
這不就是很真實的育兒友善嗎
有時候覺得育兒友善這回事,不全然是在乎硬體設施
往往壓倒最後一根稻草的都是「人」
受到不友善的待遇有時會成為一種創傷記憶
在再次遇見相似場景的時候跑出來
有幾次帶小孩出門真的讓我覺得很不友善或是被惡待的經驗
在這個時候從我腦海中冒出來,不小心眼淚就盈滿眼眶
在承受很多壓力的時候,一件小事就可能引發很多情緒
過了一個晚上,雖然我還是有點生氣這個阿北
但想想我也很抱歉讓他承受了可能超乎他想像的情緒反應
因為那一連串大聲的反彈和爆炸,也許不是只針對他
是對於那些許許多多在我心中留下不友善回憶的創傷經驗
想問他們每一個人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帶孩子的媽媽
為什麼不能對孩子多一點容忍跟接納及禮讓
我們不是要大家都只能捧著孩子讓著孩子然後寵壞他
我們也會約束,也會教育,我們也很怕造成別人的困擾及麻煩
但為什麼這些不友善的人,連一點點的忍讓都不願意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也許過20年後我會知道?
但我現在怎麼想也不明白
我也不喜歡活得像個受害者
但帶著嬰幼兒的媽媽真的是很弱勢,我們也不願意
在百貨公司永遠擠不進去的電梯
在餐廳擔心小孩哭鬧的膽戰心驚
在網路看到各種小孩行為被公審
連身邊親近的家人朋友都可能時不時一句話刺傷媽媽的心
是的,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我們只能決定自己
所以我們也有責任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
但如果有一天,媽媽可以不用這麼強、不用這麼努力自我排解
環境可以更溫柔的、溫暖的、帶著像微風一樣輕柔卻真實存在的善意,來接住我們
或許那會是更幸福的感受吧
/// 阿映的育兒日記:http://s228587sarah.pixnet.net/blog
/// 追蹤ig・更多我的育兒生活:https://www.instagram.com/s228587sarah/
/// [影片] 為什麼我成為部落客:http://yt1.piee.pw/PSG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