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我的待產包,開始收拾前,也上網做了很多功課
但到底會用到哪些東西,還真的是因人而異
(結果我帶了超多東西都沒用到...哈哈)
每間醫院(或婦產科診所)會提供的用品都不一樣
自然產跟剖腹產的內容物也會不太相同
如果可以稍微事先做點功課,對於打包比較有幫助!
一般人會建議33週就開始整理待產包
(建議最晚36週要完成,特別是自然產的小孕婦們,避免措手不及~)
我大概是在35週才慢慢整理好~
大部分東西都放在一個行李箱內,方便拖曳
放在家門口,當發生產兆,可以拎著就走!
我是在「台北榮總」「自然產」,以下是我的待產包內容:
(順便做一點我覺得重要程度的分類~)
必備:
- 媽媽健保卡
- 父母雙方身分證
- 孕婦手冊(裡面要附上所有檢查報告)
- 看護墊、產褥墊(教會姊妹送的)
— 這個榮總需要自備!
以我的狀況,待產時間很短,沒用到幾片,而住院期間,基本上夜用型衛生棉勤換,惡露就不太會沾到床墊,各一包就夠用了,反正不夠醫院可以買~ - 吹風機、大毛巾
— 如果有打算洗頭洗澡就需要唷,對我來說很必要,就算不洗澡也可以帶一下,避免上廁所或洗手洗臉著涼 - 產婦出院服裝
- 寶寶出院服裝:紗布衣、包巾(教會姊妹送的)
- 夜用衛生棉
— 有些人會買褲型衛生棉,但我覺得靠得著的28-35公分就非常夠用了(這要看個人),而且吸收很給力不太會漏 - 產婦免洗內褲
— 非常方便~整個產後住院到月子期間都很實用,舒服又不怕弄髒 - 髮圈、鯊魚夾、髮箍...(總之就是可以簡單整理頭髮的東西)
- 水杯
— 大部分人建議保溫杯,但我沒有特別喝熱水,生產時又是夏天,所以一般水杯我覺得就很ok了 - 拖鞋
- 手機充電線
- 衛生紙(可能要帶2-3包)
- 牙膏牙刷
- 牙線棒
— 如果訂榮總的月子餐,隨餐會附一根,但我牙線棒用得很兇,所以自己有另外帶 - 喝水吸管
— 如果待產比較久,或剛生完不方便起身,吸管很好用
看個人:
- 溢乳墊
— 大部分人用不著,因為剛生完幾天根本不會有母乳,但像我是屬於比較量多的人,生完兩天就很漲...所以我出院時有用到,墊著也比較舒服 - 化妝包
— 其實產後真的很累很痛,不太可能想要打扮,但我個人偶像包袱很重,出院時還是有畫眉毛跟唇膏 - 護唇膏、護手霜、乳液
— 如果注重保養,或皮膚嘴唇比較容易乾,畢竟病房都是吹冷氣,建議可以帶一下唷 - 帽子(不想整理頭髮可以戴)
- 薄外套
— 因為住院服很薄,可以穿著保暖。但我個人生產完很燥熱,完全沒有穿到,出院時才有罩在便服外面 - 行動電源
— 我的待產時間不到三小時,用不到行動電源,就轉病房住院,直接用插座了,但如果怕待產很久、待產室沒有插座,可以帶著 - 安撫抱枕
— 我帶了一顆泡泡先生的抱枕去,待產跟住院時都抱著,只有進產房時護理師說怕噴到血,暫時拿開,其他時候我都抱緊緊...看小孕婦個人的需求!
沒用到:
- 寶寶用濕紙巾(醫院有提供)
— 其實沒什麼機會用,覺得紗布巾跟衛生紙就可以取代了 - 奶嘴(沒空問嬰兒室需不需要)
- 奶瓶(醫院嬰兒室有提供)
- 隱形眼鏡、面膜(產後太累太痛根本沒心思打扮...)
- 日用衛生棉、護墊(一開始惡露量多要用夜用才頂得住)
- 棉花棒
醫院提供:
- 寶寶NB尿布
- 玻璃奶瓶
- 電動擠奶器(包括耗材)
- 大臉盆(自然產坐浴使用,榮總提供的出院可以帶走~)
後來添購:
- 沖洗瓶(跟護理站買)
— 超級必備,上廁所都要使用,可以跟醫院買,一個32塊 - 旅行沐浴組
— 因為自然產過24小時就可以洗澡,我個人生完一天就洗頭洗澡了,建議要帶,就算產婦不洗,至少老公如果在醫院過夜他可以洗~~ - 寶寶出院汽座提籃(出院日才會用到,再回家拿或請家人帶來就好)
— 出院前往月子中心或回家時,如果要搭車,必備!
千萬不要想說抱著就好,新生兒很脆弱的,一定要給他最安全的保護!
待產包內容基本上還是很看個人~
如果老公想要拍照攝影,或是有一些住院用品,可以再另外列清單
如果覺得沒什麼必要的東西,真的可以不用帶,大不了在醫院買就好
最重要還是一顆輕鬆期待的心
然後在產前吃飽飽、跟老公看場電影,可以的話好好睡一覺!
開心迎接小孩的到來囉~
(下圖:懷孕28週,出自老公神攝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